苑裡居民擋的不是綠能、是瓦解西海岸線的風車
苑裡居民擋的不是綠能、是瓦解西海岸線的風車
近幾個月來,反核的議題鬧得沸沸揚揚,面對都市快速發展,電力的供給變成十分急迫之問題,除了核能發電外,其實台灣也十分積極在發展綠能,透過再生能源來解決供電問題。然而,為什麼苑裡地區的民眾,會站出來反對當地正在開發的風力發電、甚至不惜以絕食來進行抗議?
【文/陳怡均 Photo/苑裡反瘋車自救會 提供】
絕食,只為捍衛家園
正在撰稿的今天,英華威風力發電集團趁著半夜兩點於苑裡進行風車設置施工,與現場居民發生流血衝突,幾個月前,施工現場就不斷傳出居民因為阻擋施工而遭到強制驅離、甚至被移送法辦,更有民眾因絕食抗議而體力不支的消息,令人十分擔憂與難過。苑裡風車興建案爭議不斷,面對綠能開發與居民的健康,是否有辦法能夠兩全?反瘋車自救會成員表示:「風機設立位置多位於農村地帶,當地人求的不是風機公司的補償或是特別談來的條件,而是原本的生活,而在新竹新豐風機設立導致的問題可由這段文字告訴大家: 英華威在坡頭、新豐及鳳坑村設了5支風機,運轉產生噪音,造成居民沒辦法睡覺,小孩也不能讀書,連鴨子生蛋都受影響。這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困難的願望。」對於風車設立後可能會造成的危害,就是居民不得不挺身而出捍衛家園的原因。
可以犧牲聲音、但不能犧牲安危
對於阻擋綠能的開發,苑裡的居民也承受了不少外界的批評與壓力,甚至背負著「阻礙國家發展」的罪名,對它們來說著實非常不公平,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,不可避免的可能會需要犧牲掉部分民眾的聲音,但絕對不能犧牲掉民眾的居住安危。這也是為什麼苑裡一案,甚至有新竹高中、苑裡高中的同學跳出來聲援,那便是因為連他們都能明白感受到威脅。如果你願意停下來聽聽,苑裡當地的居民的心聲,很快就會發現他們並非只會抗議,他們也提出了相對應的解決方案:「發展以社區、以土地為本的發電系統,讓電力達成的自給自足,甚至供應鄰近村莊電力。」風力發電是美事一樁,若能改用小型的綠能機組,降低大型風機對人體與生態所造成的傷害,那麼當地的居們是十分樂見其成的。
Q1.風力發電廠的原理?有何優缺點?
A1.風力發電為再生能源的一種,是利用風來產生電力的發電方式,主要透過風力發電機來進行能源再生,最大的優點是不會產生廢熱與溫室氣體。在建造風力發電廠的同時,必須要將地點、地權、飛機航線與風量、風速、風向納入考量!在台灣,發電廠設立之地點多半會設於開闊且風力充沛之區域,比方說桃園雲林沿海一帶。但風力發電在台灣的發電效率較差,因除了東西所吹的東北季風較為強勁之外,其他季節風力較為微弱。
Q2.誰是英華威?他們打算在苑裡作什麼?
A2.台灣主要在經營風力發電廠單位有兩間:國營之台灣電力公司、民營之德商英華威,兩間公司會併聯供電。目前英華威公司預計在苑裡興建風機,令該地居民十分不滿,其主要不滿原因,據了解是由於在英華威技術母國之德國,規定風機設立必須與民宅間隔1500公尺的距離,但此次英華威公司預計將風機裝置在距離苑裡民眾住宅不到250公尺之處,民眾認為此舉對於人體健康將產生十分嚴重的危害,十分憂心。
Q3. 為什麼苑裡民眾要反對風力發電?
A3. 除了產生前述之睡眠問題外,更有可能產生倦怠、噁心、憂鬱、精神耗弱等狀況,統稱「風車症候群」。其次,因英華威興建之風車機型問題,使得機器故障率極高、維修費用十分可觀。第三,風場之改變將造成當地生態環境受影響,鳥類棲息地與飛行路線受影響、鳥糞減少間接影響漁獲量等食物鏈問題。
苑裡沿岸風機設立之路/
Step.1 2006年 設立苗栗縣竹南鎮竹南風場及後龍鎮大鵬風場
於竹南鎮設立4座、後龍鎮21座風機
Step.2 2007-2012年 設立彰化縣彰濱工業區風場
於彰濱工業區線西區、崙尾區及鹿港區設立42座風機
Step.3 2008-2013年 設立台中縣大甲鎮大安鄉風場
於台中縣大甲鎮、大安鄉沿岸設立33座風機
Step.4 2010年 設立桃園縣觀音鄉風場
於桃園縣觀音鄉沿岸19座風機
Step.5 2011年 設立苗栗縣竹南鎮二期風場
於苗栗縣竹南鎮沿岸3座風機
Step.6 2013年 設立新竹縣新豐風場
於新竹縣新豐鄉沿岸6座風機
Step.7 2013年 設立苗栗縣後龍鎮風場
於苗栗縣後龍鎮沿岸21座風機
Step.8 2014年 設立苗栗縣通霄鎮苑裡鎮風場
於苗栗縣通霄鎮苑裡鎮沿岸19座風機
補充表格/
各國風力發電機距離住家最低距離限制
──參考自苑裡反瘋車自救會
法國 500公尺
德國漢堡 300公尺/500公尺
丹麥 400公尺
英國 350公尺
西澳大利亞 1000公尺
主要訴求/
1、請立法院儘速修改再生能源法:完善的法令才能使再生能源產業良好發展,並保障人民權利,這是台灣共創非核家園的優先功課。
2、要求苑裡風場暫停施工!
更多資訊在「苑裡反瘋車自救會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