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與社團活動必Get 3力
參與社團活動必Get 3力
在青春生活中,社團活動可說是一大代表,社團活動帶給了我們的青春什麼?只是娛樂嗎?在社團的經驗帶來的益處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多!
【文/曾廣芝(君鹿鳴) 圖/高校誌】
1.時間管理力
在我們身邊總是有這樣的人,他課業能顧好,也同時是學校的風雲人物,社團課業一把罩。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,他很努力投入社團活動,但是課業因而犧牲,師長因而都反對他參與社團活動。
參與社團活動最重要也最大的收穫就是學習時間管理。不論能力好壞我們一天的時間都是一樣的,能做多少事全看自己如何安排以及自己的效率取決。
關於時間管理,個人認為有一個有點「老套」但是確實很實用的方法,就是以重要性和緊急性為兩座標軸,將待辦事項填入四個象限中,依此進行事件順序的安排。
2.企劃能力
一個活動從零到有,活動當下固然也有諸多挑戰,然而最大的挑戰卻是在整體企劃──但是這種偏向行政類型的事件常常被人忽略,認為好像沒什麼重要的,真是如此嗎?好比一部電影,演員表現優秀自然能夠大大呈現這部電影的質感,但是若是沒有好的劇本、好的導演、好的後製甚至沒有經費,電影就拍不起來了。一個活動包含的層面著實很多,如果有好的企劃人員,就能進行良好的規劃,讓整個活動的品質更好。
企劃能力的培養是社團活動帶來的一大益處,在學生時代可能較少有機會進行一個活動的完整企劃,但是透過社團活動,可以好好思索:這個活動的經費怎麼來?找哪些贊助?活動流程、人力該如何安排?該怎麼跑流程?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經驗!
3.執行能力
一個活動若是只有企劃人員而無執行者,那麼也不過就是一場空。在社團活動當中,除了能夠培養企劃能力,也能透過執行活動而學習提高自己執行效率。或許會有人納悶:「咦?難道在課業上就不能學習執行能力嗎?我為什麼還要參與社團活動呢?」課業性質的執行能力固然十分重要,但是這和社團活動養成的執行能力略有不同。課業性質的執行能力側重在知識、技術的運用和結合,社團活動的執行能力則又更貼近社會性質更須注重每個小環節,這兩種執行能力其實是可相輔相成,不需偏廢,但是若發覺自己在其中一種的表現不太好,可以側重在該項並且努力學習。